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是临床中常见的病变,精准且微创的治疗至关重要,而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技术则突出了这一优势,已成为该病灶局部治疗的首选方案。然而,当淋巴结靠近重要血管结构时,手术风险显著增加,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策略要求也相应提高。
在西藏阜康肿瘤医院,一名患者被确诊为右侧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原发灶已手术),影像学评估显示该淋巴结位于右侧颈内静脉、颈总动脉与锁骨下动脉之间的夹角处,该处空间受限,热损伤风险高,易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甚至破裂出血,且消融范围控制难,为确保完全灭活病灶,需要形成足够大的消融区,但血管的“热沉效应”可能影响消融效率,同时过度追求范围又直接威胁血管安全。
术前
面对这一高风险位置,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炜教授的现场指导下和阜康肿瘤医院超声介入科周东强团队共同努力下,超声引导使用细针精准穿刺至目标淋巴结与危险血管之间,创造出“液体隔离带”,采用“水隔离技术”辅助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
术中
消融结束后,超声显示消融区完全气化覆盖原淋巴结,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消融区完全覆盖淋巴结无增强,实现影像学全灭活,毗邻血管血流畅通无阻,未出现损伤,拔针后局部压迫止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即刻并发症。
术后
通过 “超声引导下水隔离辅助微波消融” 技术,用一根细针成功完成血管旁病灶,为藏区百姓们在临床治疗上提供了新路径。